國際工商科技財經

德國萊因深化氫能合作與充換電研究 攜手台廠打造綠能新生態

台北2025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在全球能源轉型加速與氫能時代啟動的浪潮中,德國萊因於能源展期間以系列活動橫跨氫能發電、太陽能與儲能應用、智慧充換電等核心議題,完整展現其綠能服務版圖。展會期間,德國萊因攜手氫能發電設備製造商與 EMS 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業者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推進氫能技術與智慧能源管理應用;同時也為友達頒發太陽能支架 UL 2703 認證,協助其進軍北美市場,樹立台灣地區業界新標竿。 此外,德國萊因更同步發布《 2025 年充換電白皮書 》,深入解析全球新能源車與充電設施的關鍵趨勢與挑戰,為產業提供前瞻洞見與發展方向。

一連串活動的核心精神不僅是展示成果,更在於打造產業生態圈。氫能應用正從示範逐步走向商轉,尤其是在氫能發電設備市場,技術持續突破和各國政府政策推動形成雙重驅動,促使氫能市場快速擴展。 因此德國萊因與氫能發電設備廠商威傑及錫力簽署安全驗證合作備忘錄。透過第三方驗證的專業角色,協助業者導入歐盟市場的合規架構,加速台灣地區氫能技術與產品國際化。

同時友達光電舉辦的 UL 2703 授證儀式,為太陽能供應鏈注入新焦點。其太陽能支架通過結構安全與電氣導通等多項測試,符合北美最新安全標準,強化產品品質與市場競爭力。

活動另一亮點是德國萊因的《2025 年充換電白皮書》的正式發布。白皮書分析,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正處於高速增長階段。2024 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突破 1,700 萬輛,同比增長超過 25%,並且預計 2025 年將突破 2,000 萬輛大關。在基礎設施方面,2024 年全球公共充電樁總量突破 500 萬座,較 2022 年實現翻倍增長。然而,全球充換電產業面臨兩大共同瓶頸:基礎設施不足和政策支持有限。全球充換電產業的發展潛力地區,除了成熟市場 (中國、美國、西歐) 外,新興市場 (如東南亞、中東、非洲) 的需求也在不斷上升。 白皮書指出,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穩定的投資回報及嚴格的產品品質管理,是永續發展的三大關鍵。

德國萊因大中華區太陽能與商業產品服務副總裁李衛春表示,新能源車的角色轉變 – 未來的電動車不僅是交通工具,更將成為能源管理系統的一環,具備儲能甚至向電網反向放電 (V2G) 的功能。 充換電設備的技術發展呈現多元化,涵蓋小功率直流、液冷超充、自動充電、V2G (車網互動) 以及結合電池儲能的技術應用。 在所有技術突破點中,充電安全性被列為充電業發展中最重要的因素,遠高於充電速度和成本。由於充換電設備面臨多種安全風險,包括觸電、熱危險、火災危險和網路安全等。因此設備的安全和可靠性被受訪者列為絕對優先關注指標。他也指出,車電分離、換電模式及光儲充一體化等新興商業模式的出現,將持續推動產業升級。

在各國加速建置充電網與氫能基礎設施的國際趨勢下,德國萊因以「技術驗證、產業合作與政策洞察」的三軸佈局,從氫能發電機組的在地化策略合作,太陽能支架國際認證,再到白皮書揭示的能源安全與技術演進趨勢,展現其在綠色能源生態系的整合能力。 德國萊因具備新能源汽車充電基礎設施領域的標準制定、技術研發與全球佈局上的成功經驗,將持續深化氫能、太陽光電、儲能及充換電等核心綠能領域。從上游零組件、中游系統整合到下游硬體應用,持續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推動能源轉型,迎向永續未來。

⚠️ 重要提醒: 過度或不實的綠色宣傳可能導致法律責任。 技術風險可能導致項目失敗和經濟損失。